更新時間:2022-06-22 16:30:32 閱讀:5 次 作者:null |
中國網絡影視產業經過長足的發展,已逐漸壯大成熟,但還存在一些現實問題。在國家政策利好,科技進步帶來新動能,資本市場看好等因素影響下,中國網絡影視產業將走向內容主題主流化、生產制作自制化、傳播渠道多屏化、盈利模式多樣化的趨勢。 在互聯網巨頭的支持和參與下,中國網絡影視產業之間的PK再度升級,需要在政策體制上求進、內容制作上求精、資源利用上求深、商業模式上求變、產業格局上求新,才能在泛娛樂時代立于不敗之地。 一、中國網絡影視產業存在問題 經過19年的探索和發展,中國網絡影視產業已逐漸發展壯大,市場已逐漸成熟,但當前依然存在頂層設計規劃滯后、管理體制機制不順、資金投入不足、專業人才匱乏、發展戰略同質、競爭優勢不明等突出問題。 1、管理機制不順 (1)頂層規劃設計不足,產業結構有待調整,與其他類型的文化產業相比,網絡影視產業發展較晚,是年輕人的新興產業,目前沒有專門的產業發展規劃,只是作為文化產業整體規劃的一部分在做發展計劃,因此在宏觀發展思路上缺乏頂層設計。 (2)同時網絡影視產業在整體布局和產業結構上不盡合理,民營企業發展勢頭強勁,但“國家隊”大部分不溫不火。尤其是對標國際,從總體上看,依然缺乏一流的企業集團和影視項目,國際市場競爭力不強。 2、體制不順,管理復雜 (1)由于涉及領域廣、產業內容復雜,影視文化產業整體的管理體制尚未理順,主管部門多次調整變動,管理歸屬較為復雜,比如,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產業部、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等都可以對影視文化產業提出各種規定、意見。 (2)宏觀管理上尚未形成全面系統的網絡影視產業的政策體系,行政管理得多、服務的少,尤其是各種準入制度、審核制度,以及隨時可能出臺的各種限令。 (3)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穩定產業市場、引導社會風氣有幫助,但有些政令不利于網絡影視文化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發展。同時,中國大部分影視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改革緩慢,尚未成為市場主體。 3、財政投入不足 (1)將影視文化產業當作創收渠道的多,當作新興產業大力扶持的少,財政投入明顯不足,金融政策支持不夠,企業生存發展多靠資本運作,市場對的資源配置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2)當前網絡影視產業行業正處于快速成長期,產業鏈不斷延伸,產業間不斷破壁融合,對資金需求量極大,資金難以跟上發展腳步是全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3)在國家大力打擊盜版、保護內容生產知識產權的大背景下,內容正版化是各視頻平臺發展的大趨勢,在自制內容不足的情況下,各視頻平臺只能購買影視資源內容版權,導致版權價格走高。 (4)從2015年,隨著BAT網絡巨頭的介入、視頻網站的重組洗牌,在強大經濟后盾的支持下,三大視頻網站加大了在頭部內容上的投入力度,搶占獨播權,實踐會員付費模式,直接導致電視劇網絡售價開始飆升,版權價格就只漲不跌。 (5)版權爭奪戰直接導致各視頻平臺經營成本高漲,出現投入與產出不平衡的現象,給視頻平臺發展帶來經濟上的掣肘。 4、 發展戰略同質 (1)在現有格局的頭部效應下,網絡影視資源、產業鏈資源等幾乎都集中在優酷、愛奇藝、騰訊等平臺上,三家平臺在發展戰略上都采取了泛娛樂的思路,趨于同步,且長、短視頻平臺內容模仿成風,許多內容搬用模仿優質的國外網絡影視資源,同質化嚴重。 (2)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有著悠久的歷史文明,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經典資源,這些文化資源對于現代網絡影視文化生產來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和靈感源泉,這也是中國網絡影視文化企業走向世界的優勢所在,但當下的網絡平臺的內容生產中,對這些經典資源的使用非常有限,資源尚未成為資本。 (3)當下的網絡影視產業依然是“內容為王”,內容資源是企業間競爭的第一資源,但是目前影視業內容制作的專業從業人才、高級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匱乏,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自制力量不足。 (4)許多導演和編劇注重短期經濟效益,自制內容中迎合市場、迎合觀眾的多,與傳統文化結合得少,格調品位不高,同類型產品扎堆,網絡影視文化企業發展的內生力量不足。 (5)網絡時代,溝通無障礙,競爭無國界,從世界范圍內看,很多國家都有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產業,比如,美國好萊塢的電影工業,韓國的電視劇作品,日本的動漫產業都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產生影響力,也是文化軟實力的具體體現。 (6)反觀中國的影視文化產業和文化產品的國際影響力還不夠強,出口影視作品很多是被當作“中國奇觀”在看待,在影視產業領域尚未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核心競爭力。另外,網絡影視產業發展中,還存在技術不夠成熟,用戶體驗有待改善等問題,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發展。 二、中國網絡影視產業的發展環境 網絡影視產業自帶網絡的開放性,因此受國家政策、科技發展、資本市場的影響較大,隨著國家開展政策宏觀調控,營造良性發展環境,以及高新科技發展上的突破、資本對網絡影視文化市場的持續看好等,中國網絡影視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1、國家政策營造良性發展環境 (1)在傳統媒體時代,國家既是媒體的所有者又是規制者,對媒體的管理主要是行政命令,而在互聯網時代,由于網絡影視企業的特殊性,各種視頻企業主體屬性不一,管理部門眾多,廣電總局、信息產業部等部門或單獨、或聯合出臺了很多規章制度,但政策效力不甚顯著。 (2)只是到了近幾年,隨著政策的收緊,國家管理部門多次對違規網站進行查處關停,網絡影視行業才逐漸規范起來,各類規定、通知開始影響網絡影視市場的格局和走向,引起業界的關注和重視。 (3)由于網絡影視產業的特殊性,產業所屬的監管部門也比較復雜,國家廣電總局、信息產業部以及一些協會都有頒布管理規定、通知、細則等,而且隨著國家機構改革,國家廣電總局等管理部門也經歷了不少調整。 2、未來的政策持續利好會對產業發展產生紅利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發布的《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讓“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己然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影視產業必將從中得到發展助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方案中將電影工作調整為由中央宣傳部統一管理,這一調整進一步強化了電影的宣傳工具作用,將電影業提升到更為重要的地位。 (3)針對網絡和電視監管不一致的情況,國家管理部門還實施了“會商協調會制度”,即網絡司、宣傳司、傳媒司、監管中心四家每個月開會,研宄各平臺動向,統一監管標準,將網絡生產內容的管理和電視內容的監管趨向統一,盡量去保障“線上線下統一標準”,使影視視頻生產制作、市場競爭的環境更加公平。 (4)2018年12月11日,國家電影局針對電影院、院線建設,發布了《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意見》鼓勵發展電影院線公司。 (5)明確指出成立院線公司必須具備控股50家影院數或擁有電影銀幕300塊以上、年票房收入不低于5億元、無相應違法違規行為等5個條件,實際上是通過放開院線申請資質,鼓勵更有實力的進入院線行業,對院線進行重組整合。 (6)《意見》被業內認為是繼制作方面國家實施牌照制度之后,在產品發行方面也要實行“牌照”制度。按以往規定,電影院加入院線后才有拿片資格,因此很多電影院采取加盟的形式,加入院線,但加盟關系并不牢固,尤其是當下數字拷貝資源增多,電影院可以跳過院線直接在宣發方拿片,影院與院線關系更加形同虛設。 (7)發行作為影視文化產業生產鏈上的重要一環,在影視文化產品價值實現上具有重要的作用,雖然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當前影視文化產品的發行渠道尤其是網絡渠道多樣化,但院線仍然是不可或缺也是不可替代的。 結語: 《意見》有助于推進院線制度深化改革,聚合形成大型骨干電影院線和特色院線,規范市場秩序,同時,大院線還能將旗下影院集中起來運營,形成集群效應,有助于品牌管理和塑造。 聲明:該文章內容轉載于百度新聞網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聯系方式:微信:17331105646 QQ:3226244314 |
上一篇:電影行業半年度策略:把握疫后復蘇與長期增長兩條主線。 | 下一篇:多項政策扶持電影行業且電影人從未放棄過。 |